查看原文
其他

十问周国平:比瘟疫更可怕的是麻木

腾云 腾云 2020-08-23


病毒与未来 | 在这一系列文章中,我们将和智库专家、特约作者一起,与你探讨新冠病毒可能对互联网产业、社会组织、商业世界带来哪些影响,记录并呈现不同行业、不同人群在特殊时期的不同行动。敬请期待。


今天,是本系列的第四篇。疫情之下,大众真实的心理状况暴露了出来。患者、逝者及其家属遭受了巨大的心理创伤,而许多“闷在家”的人也抱怨生活无聊、“闲出了病”。为什么会这样?如何成为生活的主人?


周国平或许是最适合回答这个问题的人之一。



“只要一家人在一起,哪里都是家。”


春节马上就要到了。和所有的家庭都一样,周国平和妻子郭红,早就做好了过年的安排。大女儿啾啾在纽约大学上学,学戏剧导演。他们早就定好了机票,带着上小学的儿子叩叩,去美国过年。


此前,全家人唯一担心的是他的腿伤。两个月前,周国平出门在外,不幸被一辆汽车撞伤了腿,春节前一直在做康复训练,休息了一个多月后已基本康复,他恢复了读书和写作,又可以一个人撑着单拐出门遛弯了。


即使是在美国,周国平也时刻关注着国内的疫情状况。1月25日,周国平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上发表了为加缪的小说《鼠疫》写的书评。


瘟疫曾经是一个离我们多么遥远的词,无人能够预想到,它竟落在了二十一世纪的我们头上。在经历了SARS的灾难以后,现在来读加缪的《鼠疫》,我们会有异乎寻常的感受。


加缪的这部名作描写了一场鼠疫的全过程,时间是上个世纪四十年代,地点是阿尔及利亚的奥兰市。一开始是屋子里和街上不断发现死老鼠,第一个人死于怪病,接着是第二个、第三个,逐日增多。


某一位医生终于鼓起勇气说出“鼠疫”这个词,其他人亦心存疑虑,但不敢承认。疫情迅速蔓延,成为无可否认的事实,市府怕惊动舆论,封锁消息。终于到了封锁不住的地步,于是公布疫情,采取措施,消毒,监控,隔离,直至封城。


因为害怕传染,人人口含据说能防病的薄荷药糖,乘公交车时背靠背,怀着戒心疏远自己的邻居,对身体的微小不适疑神疑鬼。人们的心态由侥幸转为恐慌,又由恐慌转为渐渐适应,鼠疫本身终于成了一种生活方式。
周国平

1月31日,周国平发表《致一线医务人员:扛得起责任的人,值得更好的生活》,向全国支援湖北疫情治疗的医疗工作者致敬。2月2日又针对国内出现的一些宠物的主人轻信“猫狗会感染传播疫情”,直接把自己的猫狗从高楼上摔死或者扔掉,又撰写了《肺炎之下,上海5只猫接连被摔死:生活中我们要远离这样的人》,批评上述现象。


在接受腾云采访时,面对国内疫情被逐步得到控制、情况好转的形势下,周国平担心的是人类的健忘症——



采访 | 腾云
讲述 | 周国平学者、哲学家



 1 

腾云:疫情期间,大部分中国人都不能够出门,很多人都说“闲出病了”,有人称为“异化”,希望“重建日常生活”。您怎么看?


周国平:这次疫情突然把中国人抛入了一种非正常的生活状态中,而且延续时间比较长,人们对此不能适应,感到无助、无奈、手足无措,是完全可以理解的。


国人通过这个事件应该深刻反思,在我看来这是最重要的。


上次SARS疫情时,我曾经说,比瘟疫更可怕的是麻木,现在我要重申这个道理。对于“重建日常生活”这个问题来说,我想讲两点——


一,所谓“闲出病了”的抱怨,说明许多人不知如何使用闲暇。亚里士多德有言:工作是为了闲暇。对于习惯于享受精神生活的人来说,闲暇是财富,可以用来读书和思考。可是,如果你没有养成这种习惯,长时间的闲暇就成了负担,暴露了精神上的空虚。


第二,人应该学会自我管理,无论在什么情况下,都尽可能找到一种既适合于自己、又适合于当下情况的生活和工作的节奏。一个不会自我管理的人,平时觉察不了,在特殊时期就会乱了套。所以,在这两点上,也都有必要反思。


 2 

腾云:空虚和迷茫也体现在家庭关系里,尤其是亲子间不知道如何交流您怎么看中国家庭生活的这个现象?


周国平:这和科技的进步、经济的发展无关,根源在于精神素质。在人生观、价值观上,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,一味从众和攀比,这样的人不论穷还是富,都是没有个性的。按照功利模式设计孩子的未来,无论逼孩子在国内应试,还是逼孩子考国外的名牌,都是没有个性的不同表现形式。


 3 

腾云:我们生活在一个消费社会、物质社会,日常生活就是托尔斯泰当年所警告的“自动化”的生活,它是可以一眼看到底的,可以计算出来的。您同意这样的说法吗?


周国平:基本同意,大趋势是这样。不过,我相信人是有自由意志的,总是会有一些人走不寻常的路。


 4 

腾云:什么样的生活是有意义的?人们如何做日常生活的主人?


周国平:首先你必须重视意义,生活的表象也许相似,内在的意义可以不同。是灵魂赋予了日常生活以意义,你必须有丰富而充实的灵魂生活。


周国平在2019腾云峰会


 5 

腾云:如何过上“诗意、美好的生活”?这种生活是什么样子的?

 

不要受美丽的词汇迷惑。


“诗意、美好的生活”是各种各样的,有的看上去似乎并不诗意,比如工匠长年累月埋头做一个作品。有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情,全力以赴,乐在其中,你就能够体会到朴素而真实的诗意了。 


 6 

腾云:个体的主体意识,自我的个性,这些中国人相对缺失的东西如何建立?


周国平:充实的自我、独特的个性不是一座房屋,可以在平地上短时间建筑起来。在我看来,它更像是一株植物,是慢慢地生根发芽和成熟结果的。首先要有自我认识的觉悟,知道自己最好的禀赋和能力是什么,然后要有自我教育的行动,去培养和发展这个最好的禀赋和能力。


 7 

腾云:很多人得了恐惧症、强迫症,不停耍手机看疫情新闻消息,如何干预个人的焦虑和恐慌?

 

周国平:疫情蔓延,让人不得不关注,这很自然。关键是信息真实而透明,公众有知情权,焦虑和恐慌就会减除一大半。


 8 

腾云:怎么治疗社会集体心理创伤?怎么理解防卫过当现象,例如对湖北籍的人的歧视与排外?

 

周国平:最重要的是建设一个健全的制度环境,对突发灾难有良好的预防、发现、治理机制。亡羊补牢,未晚也。吸取教训,在这方面下大的力气,让人民放心。只做一些表面的心理抚慰,没有意义。


对湖北籍的人歧视,是可耻的狭隘。灾难集中发生在湖北,是一种偶然,也可能发生在你所在的地区。善良是做人的底线,而在灾难情境中最能检验出一个人是否善良。


 9 

腾云:怎么安慰那些逝者家属,如何修复他们所受到的精神创伤?

 

周国平:我觉得是两个方面,一是经济援助,二是人道关怀。逝者是为国家灾难付出了生命的代价,应该制定较高的抚恤金标准。


 10 

腾云:您觉得为什么有人非要吃野味?我们该怎样与大自然相处?


周国平:从根本上说,这是一种愚昧。生态文明的基本观念是,人不是地球的主人,而是地球的客人,应该做一个有教养的客人,善待自然万物,包括地球上的其他动物。这个观念对于我们来说还非常陌生。


《鼠疫》的结尾,鼠疫如同它来临时一样突然地结束了。当然,幸存者们为此欢欣鼓舞,他们庆幸恶梦终于消逝,被鼠疫中断了的生活又可以继续下去了。也就是说,他们又可以每天辛勤工作,然后把业余时间浪费在赌牌、泡咖啡馆和闲聊上了。这是现代人的标准生活方式。


可是,生活应该是这样的吗?人们经历了鼠疫却没有任何变化吗?我们也许会认识到,在人类生活中,祸害始终以各种形式存在着,为了不让它们蔓延开来,我们必须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,包括吃野物的不良习惯。

周国平



往期回顾 |「病毒与未来」特别策划 






聊天时间


今天我们想和你聊一聊这个话题:

你觉得疫情对个人及社会心理

造成的最大影响是什么?

欢迎分享你的看法


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